国际趣事

NASA小卫星飞向月球 为人类再登月打前站,月球上发生神秘火箭体坠毁事件

    p3177141a710307832-ss.jpg

    图为1969 年 7 月,美国登月火箭“阿波罗 11 号”(Apollo 11)拍摄的图像,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7月4日(周一),一颗微波炉大小的卫星成功脱离地球轨道,朝着月球飞去,这是美国宇航局(NASA)计划让宇航员再次实现登月任务的最新步骤。NASA上周宣布,今年早些时候有一枚来历不明的火箭坠入月球,并在月球表面冲击出罕见的双陨石坑。

    

    这颗被称为“墙头石”(Capstone)的卫星只有25公斤(55磅)重。六天前,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火箭实验室公司(Rocket Lab)用他们的一枚名为“电子”(Electron)的小型火箭从新西兰的玛西亚半岛(Mahia Peninsula)发射了这颗卫星,它在7月4日脱离了地球引力,然后还需要四个月才能到达月球,因为这颗卫星使用了最少的能量进行巡航。

    看到“墙头石”在进行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,火箭实验室公司的创始人彼得.贝克(Peter Beck)告诉美联社说,他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他的兴奋。

    贝克说:“它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降入(月球轨道)。这个项目花了我们两年、两年半的时间,而且执行起来非常非常困难。所以今晚看到这一切都一起来到,看到那个航天器在前往月球的路上,这绝对是史诗般的。”

    贝克表示,这项任务的成本相对较低——NASA将其定为3,270万美元——这标志着太空探索新时代的开始。

    他说:“几千万美元,现在的火箭和宇宙飞船都可以带你去月球、小行星、金星、火星,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疯狂能力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如果任务的其余部分也将成功的话,“墙头石”卫星预计将在六个月内发回重要信息,并开辟出第一个围绕月球运行的新轨道,被称为“近直线光环轨道”——一个伸展的蛋形,一端靠近月亮,而另一个远离月亮。

    

    最终,NASA计划将一个被称为“门关”(Gateway)的空间站放入这个轨道上,作为新登月计划——阿尔忒弥斯(Artemis)计划的一部分,宇航员可以从这个空间站下到月球表面。

    

    阿尔忒弥斯(Artemis)计划于2017年12月启动,是时任美国总统川普推动的振兴美国太空计划能力的一部分。该计划的目标是在2025年首次实现宇航员在月球南极着陆,如果能够成功话,那将成为自1972年“阿波罗17号”(Apollo 17)登月以来的首次载人登月壮举。

    
    

    贝克表示,新轨道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燃料使用,并同时允许卫星——或空间站——与地球保持持续联络。

    

    火箭实验室6月28日从新西兰发射的“电子”火箭搭载了又一个名为“光子”(Photon)的火箭推动器,“光子”携带“墙头石”卫星在发射9分钟后与“电子”火箭分离。然后“光子”继续飞行了六天,在这个期间,“光子”的发动机定期点火,使其轨道离地球越来越远。

    

    “光子”在7月4日的最后一次点火让其摆脱了地球的引力,然后“光子”释放出“墙头石”卫星,把它送上路。“墙头石”有自己的小型推进系统,但是在向月球航行的四个月时间内不会消耗太多能量。

    

    预计“墙头石”卫星将在11月13日进入月球轨道,然后它将使用少量燃料沿轨道进行一些计划的轨迹修正。

    

    贝克表示,他们将在未来几天决定如何处理“光子”,它已经完成了任务,油箱里还剩下一点燃料。

    
    

    贝克说:“我们实际上可以用它完成许多非常酷的任务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对于这项为人类再次登月打前站的任务,NASA在与两家私人商业公司合作:“火箭实验室”和总部位于科罗拉多的“高级空间”(Advanced Space),“高级空间”公司对“墙头石”卫星拥有所有权和运营权。

    

    NASA检测到有神秘火箭体在月球上坠毁

    月亮作为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,对人类仍然充满了谜团。

    

    NASA上周宣布,该机构收集月球数据的月球勘测轨道器检测到有“神秘火箭体”在3月4日坠入月球并造成两个陨石坑,其中东部陨石坑的直径约为19.5码(17.8米),西部的陨石坑直径约为17.5码(16米)。

    

    NASA表示,形成双陨石坑可能表明坠毁火箭的每一端都有一个很大的质量——这是不同寻常的,因为人类的火箭通常是将其大部分质量放在发动机所在的一端。

    

    NASA进一步说,还没有任何已知的火箭体形成过双陨石坑。

    

    此外,也还没有任何拥有太空火箭的国家声称为这枚在月球上坠毁的“神秘火箭”负责。

    

相关资讯

评论

回复